您的位置: 首页 - 威尼斯144777新闻 - 媒体威尼斯144777 - 正文

云南日报 2025-01-14 牢记嘱托再奋进 凝心聚力谱新篇·看州市丨昆明:辉光日新 春城向上

2025-01-16  

2015年、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在昆明南站、滇池星海半岛生态湿地、西南联合大学旧址等地考察并作出重要指示。

十年风雨,星光成炬。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我们看发展、探变化、听民声,在足迹里感悟思想伟力,在行进中触摸发展脉搏。

昆明南站:致力互联 加快开放

宛如孔雀开屏般美丽的昆明南站,连接起互联互通的黄金线路。从这里出发,一列列高铁动车跨越峡谷大河,一路疾驰,为昆明带来了开放新机遇。

自2016年12月投入运营以来,昆明南站成为连接中越、中老、中缅国际铁路通道的重要交通枢纽站点,集高铁、地铁、公交、出租等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站。

昆明南站。黄兴能

“假日期间,昆明南站每天发送旅客7万人次左右。旅客主要前往云南各州(市),以及老挝、越南、缅甸等云南周边国家。”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从昆明南站坐动车可通达20多个省(区、市)的主要城市。每天都有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人们从这里出发和到达。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通车运营,昆明和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昆明的服务贸易快速发展令人侧目,服务进出口额连续三年保持年均12%以上快速增长,贸易伙伴已覆盖约80个国家和地区;RCEP成员国是昆明服务贸易的主要市场,服务进出口额占比接近50%。

磨憨口岸。符皓

2022年4月,昆明正式托管磨憨,推动磨憨由边陲小镇向口岸城市升级、由边疆末梢向开放前沿跃升。2023年,磨憨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7.82亿元,是托管前的4倍多。作为中老铁路重要枢纽,磨憨口岸正迅速成为连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黄金口岸”,已成为中国对东盟的第一大铁路口岸。

在一个个生动故事中、一组组鲜活数据里,今天的昆明,奋楫争先、勇担使命,在互联互通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走深走实,在更高水平开放中助推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

星海半岛生态湿地:湖秀景和 人水安澜

清晨,暖阳给滇池畔的星海半岛生态湿地披上了“金缕衣”。市民沿着草木葱郁的栈道漫步,在移步换景中享受春城向绿而行的红利。

星海半岛生态湿地是滇池保护的重要屏障,也是高原湖泊治理的一个缩影。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在这里留下了关切的足迹,为滇池保护治理明晰了方向。5年来,昆明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综合采取控源截污、精准防控、科学补水、生态增绿、科技支撑等措施,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持续打好高原明珠保卫战,助力绿美春城拔节生长。

星海半岛生态湿地公园。陈欣波

“聚焦生态环境复育这一核心,我们持续对星海半岛生态湿地进行有效管护,充分发挥水面漂浮物拦截、水体水质净化、构建隔离控制带等湿地功能,凸显生态湿地对污染负荷的削减作用。”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滇管水务局湿地建设管理科科长邓驹恩介绍,如今的星海半岛生态湿地已逐步恢复湖滨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累计观察到的鸟类超过100种。

近年来,昆明积极推进滇池湖滨湿地建设,滇池环湖区域已形成平均宽度约200米的闭合生态带,植被覆盖率提升至约81%,湖滨湿地每年可吸收水体中总氮1324吨、总磷74吨,发挥了恢复生态系统、涵养水土、净化水质的作用。出台《云南省滇池“一湖一策”保护治理行动方案(2021—2025年)》《滇池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2021—2035)》等,2024年1月1日施行新修订的《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规模化开展雨污分流改造,“一河一策”推进入湖河道整治……多年来,昆明在系统规划、控源截污、精准防控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滇池保护治理走向“全域联治”“生态之治”。

滇池畔,“湖、村、人”和谐共生。王毅 摄

滇池水质、水环境、水生态持续改善,全湖水质已连续7年保持Ⅳ类,滇池鱼类恢复至26种,水生植物达303种,鸟类达175种。

滇池清、昆明兴,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公园城市建设等工作的持续推进,春城的生态名片日益亮丽。眼下,昆明正深入推进滇池沿岸重点乡村改造提升和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着力打造宜人宜居宜业的绿美春城,为云南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贡献省会力量。

西南联大旧址:星火绵延 弦歌不辍

西南联大是昆明文脉传承中最绚烂的一笔。2020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南联合大学旧址,参观西南联大博物馆,了解抗战期间西南联大师生教书救国、读书报国的光荣历史。

位于西南联大旧址内的校门复原景观。西南联大博物馆 供图

5年过去,回忆起当年为习近平总书记进行讲解的经历,西南联大博物馆馆长李红英依然难掩激动:“为总书记进行讲解,是这一生都铭刻于心的珍贵记忆。”

2018年10月31日,重新建成并改陈布新的西南联大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从初期仅拥有200多张历史图片和100多页的原始档案,到如今馆藏实物超过1万件、历史图片达5000余张、相关书籍及档案资料近万份,博物馆的收藏日益丰富。然而,李红英和同事们并未停下脚步,他们依然在与时间赛跑,致力于搜集尽可能多的联大历史资料。

“我们会根据史料的关联性和丰富性,择机展出研究成果。”如今,除了主题展《刚毅坚卓:西南联大历史展》和两个常设展《“一二·一”运动历史展》《中共西南联大党组织发展历程》之外,博物馆还先后举办了一系列专题展览,如《原本山川 极命草木——吴征镒院士生平及学术成就展》《精神之路——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精神文物史料专题展》等,近期推出的《为国铸盾——西南联大师生与中国核工业》专题展,进一步丰富并拓展了“西南联大”这一文化标杆的内涵与外延。

游客参观西南联大博物馆。杨峥 陈飞 胡妤雅

近年来,博物馆的年度参观人数约90万人次,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打卡地。根据2024年12月初的统计,博物馆年度参观人数已超过120万人次,其中57%为18至23岁的年轻人,这让李红英感到欣慰。

依托昆明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讲好西南联大教育救国的故事、闻一多“最后的演讲”舍生取义的故事,威尼斯144777cm一直致力于对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历史物证的搜集整理、口述历史的采集与学术研究,还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和戏剧展演,将西南联大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


上一条:人民日报 2025-01-17 传承联大精神,培育时代新人 下一条:中国新闻社 2025-01-14 于坚:从泰戈尔访华说起,如何以文常会友?|东西问

关闭

威尼斯144777cm 版权所有 滇ICP备05001257号
威尼斯144777cm党委宣传部、网络与信息中心设计开发.

地址:呈贡主校区:呈贡区雨花片区1号 邮编:650500
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区:昆明市一二·一大街298号 邮编:650092